发布时间:2017-12-12 来源:珠江时报
珠江时报讯(记者/李华钟超峰通讯员/钟艳婷)工业危险废弃物的处理难题,在南海将得到破解。昨日,佛山绿色工业服务中心工程(南海)项目在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启动建设。这是我国首个中德合资工业危废处理中心,建成后每年可处理9.3万吨工业危废物。
佛山绿色工业服务中心工程,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、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此前共同见证签约的“2016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务实合作项目”之一。该项目由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德国最大、国际领先的环保服务企业瑞曼迪斯合作建设,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运营。
该项目有望破解南海环保治理领域的一大难题。“随着南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工业危险废弃物急速增加,我们面临着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。”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蔡汉全表示。南海区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南海区产生的危险废弃物总量约为1.3万吨,主要产生的类别有废机油、废有机溶剂等。其中,约85%需委托外地的相关资质处置企业进行处置,但外地能接受转入处理的危险废弃物规模缩减,佛山一直缺乏一个工业危废物的大型集中处置中心。
“中国在工业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理领域刚刚起步,存在很多技术空白。”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铎表示,此次瀚蓝环境携手瑞曼迪斯,就是要填补这项空白。项目预计两年内建成,每年可处理各类固体、液体危险废弃物9.3万吨,不仅能服务南海区,还能兼顾佛山其他区。
“我们将会把在德国积累的最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带到项目中来。我们的目标旨在回收有价值的原材料,实现资源再利用。在处置过程中所有有害和危险物质都将被消除,最终实现对周边居民、土壤和空气环境的零风险。”瑞曼迪斯集团总裁ThomasBre-itkopf表示,多年来,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工业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和资源再生业务,这是在中国的首个危废处理项目。
当前,南海正按照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理念,以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为目标,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品牌城市。蔡汉全表示,希望将这个项目打造为国际领先的高品质工程,创造固废处理行业的南海品牌,为南海构建起绿色宜居的生态保护屏障。
■相关新闻
昨日,南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标扩能工程也同步启动。该项目包括新建处理量为1500吨/日的垃圾焚烧发电三厂,同时对原有的一厂、二厂烟气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技改。工程完成后,园区日处理垃圾能力将提升至4500吨,是原处理量的1.5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