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务公开

创客之风吹进校园培养创新人才

发布时间:2017-11-22 来源:珠江时报

■石门附小科技馆内,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AR教学设备。
通讯员/林炜烨摄

 ■罗村一中学生搭建的VEXIQ机器人。珠江时报记者/刘嶒摄

■石门附小科技馆的趣味物理教具大受学生们的欢迎。
通讯员/林炜烨摄

■罗村一中科技节上,学生们进行遥控游艇模型环游赛。珠江时报记者/刘嶒摄

  核心提示

  一台电脑、一个直流电机、一根3D打印指针,再加上积木、电池、USB线等工具,学生们就能自己制作出一个简易的“幸运转盘”。在罗村第一初级中学(以下简称“罗村一中”),听完一节信息技术的公开课后,师生们都不禁感叹“好玩”,短短40分钟的课程融入了数学、信息技术、美术、科学等多学科知识。

  这是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探索创客教育的一个缩影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。“科技”“创新”再度成为高频词汇。如今,创客教育在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的各中小学悄然兴起,“创客之风”正逐渐吹进校园。据狮山镇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辖区已有10余所中小学建设了“创客实验室”,部分学校正通过编写校本教材,开展课题研究,将创客教育推广到更多的中小学,打造教育新生态,为佛高区新一轮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新苗。

  落地

  创客元素进课堂打造教育新生态

  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强则国强。2015年初,佛山市正式启动教育创客培养计划,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“教育创客”理念,努力使创新创客活动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。这一股创客教育的“春风”也吹进了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。

  走近罗村一中初一年级学生的书桌,可以看到上面摆放着一套《科技教育与学科整合校本教材》,按地理、生物等不同学科分册。这是该校教师团队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,学生每周一节的创客基础教育课程上都会用到。不仅如此,在对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开展创客普及教育的基础上,该校还以创客机器人教育为突破口,在全校挑选特长生成立机器人科技竞赛班,构建“金字塔结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”。

  “对于中小学生而言,通过电子编程得到初步感知,再通过动手动脑,把新奇的创意想法变为现实。”南海创客骨干教师、罗村一中创客科组长辜志文认为,创客教育作为整合课程资源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新形式,为教育改革打开了全新视角,能引导孩子们探索科学、发现科学,锻炼动手能力、思维能力和问题创造力,养成自行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。

  与罗村一中相同,石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(以下简称“石门附小”)也以兴趣班的形式将创客教育引入课堂。从2015年开班时只有不足10个学生报名,到如今人数超60人,创客教育在学校逐渐深入人心。如最受欢迎的“未来创意大师”课程,使用智能电子模块——Arduino套件、传感器、图形化编程软件,结合3D打印机、雕刻机、各式车床等工具,使每位学生都成为“小科学家”和“小工程师”。

  作为时下热点的工业领域技术,3D打印具有无限可扩展的空间。早在2015年,石门附小就开始在全校推行3D教育课程,一星期两节课。“比如用3D打印做一个台灯,先建模打印出来,学生可以加入线路、灯泡、开关这些配件,甚至加入传感器、芯片、光控等。”石门附小信息老师陆国兴介绍,桌面级3D打印机门槛低,学生只要会用鼠标、平板电脑就可以操作。最重要的是,可以以此作为创客教育主要的切入点,多学科融合覆盖,激发青少年广阔的思考空间。

  培育

  搭建创客空间激发学生兴趣

  “我要设置好程序,并小心操控,尽量使我的机器人将夹起的彩环按相同颜色放置在面前的柱子上……”初二年级学生罗家辉围着实验台用手来回比划着说。这一幕发生在罗村一中的“少年硅谷”机器人实验室内,该实验室是专门为学校的小创客们打造的,罗家辉几乎每天都会和团队的小伙伴在这儿练习、打磨机器人。不仅如此,罗村一中还设置了创客教育“作品展览室”及“材料准备室”,为小创客们的“造物”提供设备、场所和展示平台。

  创客空间是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,类似的探索,还出现在石门附小。早在2015年,石门附小就建了一个标准的创客实验室,这是一个占地约90平方米的教室,进门处便是数排展架,展架后面靠窗的位置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工作桌,桌上还有各种设备,如电脑、3D打印配套实验设备等,教室的中间还摆放着一些创意教具。

  细看展架,上面摆满了学生的作品,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副坐姿矫正眼镜。这个作品作者是已经毕业的学生韩桦,韩桦的指导老师陈钻立介绍,佩戴好该眼镜,按下触摸开关,设定好合适的坐姿距离参数后,当坐姿不良时,眼镜就会呈现灯光闪烁或蜂鸣报警,从而提醒使用者矫正坐姿。

  今年11月10日,石门附小的科技馆正式落成开放,这个600多平方米的科技馆涵盖百余类展品,囊括生命科学、空间体验、数学思维、物理应用、AR体验、安全教育、科技教育七大领域,每周五固定开放迎接学生家庭参观。

  开馆当天,科技馆迎来了首批参观的50组家庭。“知识停留在课本上是枯燥的,我们希望孩子能学以致用,今天带他来体验一下,激发一下孩子的兴趣。在未来,我希望孩子可以通过这些创客课程的学习,提升动手和思考能力,以及创新能力。”一名带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说。

  开花

  玩转多彩科技节小小创客展实力

  鸡蛋从楼上抛下却不破碎、遥控电动艇进行水上足球赛、遥控游艇模型进行水上环游赛……11月16日下午,罗村一中校园内热闹非凡,不时传来呐喊加油声。原来该校正在举办第七届科技节,初一初二两个年级1300多名学生在此一起乐享科学的盛宴。

  当天,走进罗村一中教学楼一楼大堂,可以看到奇思妙想创意作品、机器人作品、动漫作品、科幻绘画等在移动展板上展出,学生们纷纷上前驻足观看。而另一边,科技体育竞赛类活动如航天模型、航海模型、车辆模型、建筑模型等竞赛也正如火如荼进行着。

  在属于建筑模型类别的“鸡蛋撞地球”比赛现场,不时传来学生们的惊呼与加油声。据裁判老师介绍,该比赛要求学生将手中鸡蛋从5楼阳台扔下,使之与地面相撞,鸡蛋不破、装置准确落在半径为一米的圆圈内才能评奖,时间越短,成绩越好,时间相同时,以重量轻者为胜。

  “这个模型我和小伙伴们已经准备了两个月,最初总有些不太理想,后来我们从电视上学习到将竹签换成筷子的方法,最后我们试过从9楼往下扔,鸡蛋都没有破。”初二学生赵嘉正从小就对模型很感兴趣,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机器人比赛,他对自己设计的模型充满期待,“希望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。”

  罗村一中教导处副主任郑国英表示,希望学生们通过参与科技节的活动,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进一步树立科学的理想,形成科学的态度,养成科学的思维,掌握科学的方法,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,成为一个创新型复合人才。

  科技成就梦想,智造推动未来。在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,创客之花盛放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里,科技节的举办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。今年3月份,石门附小就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科技节,并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体验学校特色的创客教育模式。可以预见,在未来,创客之花将逐渐开放到佛高区的各个角落。

  小创客的故事

  徐文熙:从小喜爱电脑编程善于观察乐于创新

  “我觉得自己天生就要学习电脑编程!因为自打出生我就特别喜欢这个。”一说起电脑编程,六年级学生徐文熙就兴奋得眼睛直放光。

  徐文熙的父母都是信息课程教师,更是计算机达人,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,他对电脑编程和机器人产生了浓厚兴趣。2015年,石门附小开设了“创客机器人”兴趣班,当时正就读四年级的徐文熙得知这一消息后,“心中犹如万马奔腾,非常激动,就盼望着老师快点开课。”

  进入兴趣班的徐文熙如鱼得水,畅游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,孜孜不倦地汲取着知识。五年级下学期的一天,他看到教室里的饮水机后突发奇想:能不能想办法将饮水机做成可控温度的呢?说干就干,徐文熙利用在兴趣班学到的编程、电路等知识,对传统饮水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造。最终,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,经过两个星期的反复打磨、改进,徐文熙成功改造出“安全温控饮水机”。他带着这件作品参加了2016年第13届南海区“詹天佑杯”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,获得了一等奖,其后参加佛山市科技创新比赛再获二等奖。

  “他是一个非常有创新天赋的小孩,创新、观察、动手能力都很强,他总能提出新奇、有创意的想法。”徐文熙的指导老师陆国兴回忆,某次聊天说到夜晚打羽毛球,因为光线暗看不清楚球的位置时,徐文熙马上就想到要尝试做出夜光的羽毛球。“他最近跟我提出自行车能不能不需要手动刹车装置,实现松开手也能刹车,这样的产品目前市面上还未出现,是我们下一个尝试的新目标。”陆国兴说。

  罗家辉:

  热爱研究机器人梦想成为发明家

  在罗村一中的机器人实验室里,初二学生罗家辉正在摆弄着一个VEXIQ机器人,这个机器人既能由自动程序控制,又能通过遥控器控制,并可以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,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进行比赛活动。在8月份的华南地区VEXIQ机器人挑战赛中,罗家辉带着这个机器人获得了第二名。

  为了这次挑战赛,初一整个暑假,罗家辉都埋头在设计、搭建机器人。“比赛的规则就是控制机器人夹住彩环,然后将彩环套入面前的柱子,彩环颜色一致、数量越多的得分越高。”罗家辉回忆起准备比赛的过程说,有一个“空间问题”一直困扰着他,具体来说,即机器人吸环的位置,总是把握不准空间尺度,为这个问题团队进行了多次改良、尝试。

  最终,在老师的指导以及团队的“头脑风暴”后,他们设计出一个巧妙的装置——“风车”,通过这个装置,机器人能夹起3种不同颜色的环并自动分类,同种颜色的环会顺着“风车”的杆自动滑落到指定位置。“目前这个装置只有我们罗村一中有!”罗家辉为此感到非常自豪。

  从小学开始,罗家辉就对模型、机器人这些事物很感兴趣,并开始进行摸索、学习,五年级时他还获得过南海区四驱车模型比赛二等奖。罗村一中的机器人实验室,正好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
  罗家辉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发明家,研究、发明对社会有用的事物是他未来的追求,“我会努力学习,一点点靠近自己的梦想,并且也会一直坚持学习、研究机器人,永不放弃。”

  声音

  从多个方面支持创客教育发展

  ◎钟如光(南海区教育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电教站教研员)

  创客教育以新兴科技为技术基础,以创客空间重构学习环境,以创造性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过程,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、项目学习法、自主学习等多种教育理念。学生在参与创客活动的过程中,能提升提出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、动手制作的综合能力。创客活动融合科学研究、技术制作、艺术创作的全过程,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、批判性思维能力、自主创新能力、合作研究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、艺术创作能力等。

  但是,随着各地的探索不断增多,创客教育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。概括起来,主要聚焦在创客教育认知、创客课程资源、创客教育装备、创客师资培养、创客教育评价等几个方面。

  在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国家战略以及全球创客运动的影响下,南海区中小学兴起创客教育,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在罗村一中等学校建设创客空间、开发创客课程、开展创客活动,形成特色的创客教育模式,目前,涌现了罗村一中、罗村二中、小塘中学、石门附小等一批特色创客教育学校。

  未来,建议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从课程体系、教师培养、教育评价、教育基金、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,支持创客教育的发展。

  文/珠江时报记者刘嶒